汕头牛肉丸怎么做?
汕头牛肉丸是广东汕头地区的一道特色小吃,制作方法较为简单,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所需材料:
- 牛肉糜 500克
- 豆腐干 100克
- 香菇 50克
- 粉丝 50克
- 鸡蛋 1个
- 葱花 适量
- 姜末 适量
- 盐 适量
- 生抽 适量
- 料酒 适量
- 淀粉 适量
制作步骤:
1. 将豆腐干和香菇浸泡在水中,使之变软,切成细末备用。
2. 将粉丝泡软,切成小段备用。
3. 将牛肉糜放入碗中,加入葱花、姜末、盐、生抽、料酒、淀粉和鸡蛋,搅拌均匀。
4. 将豆腐干、香菇和粉丝加入牛肉糜中,搅拌均匀。
5. 将搅拌好的牛肉糜用手搓成大小均匀的肉丸。
6. 将肉丸放入开水中煮熟,捞出备用。
7. 热锅凉油,放入葱花、姜末炒香,加入适量的水和盐,烧开后加入煮好的肉丸,再煮几分钟。
8. 最后加入适量的淀粉水勾芡,翻炒均匀即可。
制作好的汕头牛肉丸味道鲜美,口感细腻,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小吃。
吃汕头牛肉火锅有什么讲究?
关于汕头牛肉火锅的讲究,张新民老师、郑宇辉老师、蔡昊先生等潮汕的美食前辈在不同场合皆有论述,稍微整理如下。
1.最佳季节
虽然潮汕牛肉火锅现在四季皆有营业,但最好的品质在于秋冬两季,这时牛体内脂肪比较高,更为肥美,夏天由于天气热加上牛***,普遍食欲不振,不怎么长膘。
2.关系
想吃到好的牛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老板并且获得他的认可。好的牛肉部位不足1/10,老板往往会留给熟客或者懂得吃牛的朋友。不要迷信名店,任何一家店,只要你跟老板关系好,同时这个老板确实在行,对牛肉有较深认知并且有能力和渠道拿到好肉,都会有不错的体验。至少你能比普通食客吃得更好,也不需要点,当天有什么最好的,全听老板安排。这种关系有时候是聊出来的(老板认可你的赏味),有时是刷出来的(去的次数多,舍得花钱还有要求,人家自然当你是VIP客户)。
3.刀工
这个要看解牛师傅的功力,即便是海记,不同分店的师傅切法可能也略微不同。个人喜好大块切得略厚,有饱满的口感同时不至于太薄导致肉汁过度流失变得干柴。提前打好招呼的情况下,汕头海记金禧花园店都能切到iphone plus那么大一片,非常过瘾。
4.赏味
建议用清汤锅底,少加点杂七杂八的东西才能吃出牛的原味。蘸酱亦然,潮汕正统通常是沙茶或者豆瓣酱。涮牛肉类似浸白切鸡,切忌大火滚汤。如果老板远远望见某桌持续冒着白色烟柱子,必然不会给好肉。一直沸腾的汤容易让表层过度脱水给内里不太熟,同时会造成大量浮沫。火锅的顺序建议先肉后菜,如有需要最后上粿条时才放炸蒜和香菜,且避免持续沸腾,这样最后的汤头非常甜美也不至于过度氧化。个人不太建议放炸腐竹之类的,大部分油炸品的用油并不怎么好,会给汤留下异味。
我们暂且将吃潮汕牛肉火锅的讲究分为四部分,从这四个要素讲怎么吃好一顿潮汕牛肉火锅。
这四个要素是:汤底、牛肉、触肉技巧、酱料。
首先,先说汤底。潮汕牛肉火锅的汤底继承了潮菜的特点,相比川菜火锅的麻辣等特点,潮汕牛肉火锅相对清淡:汤底材料多从苦瓜、白萝卜、酸菜、淮山、玉米等食材中调几样组成,汤是长时间熬制的牛骨汤,可以不放盐、油、味精等调味剂。这个汤底相对清甜,没有杂味。等到下牛肉的时候,能将牛肉最原始的味道激发出来,体验什么叫做鲜牛肉。
潮汕牛肉火锅汤底基本都是这样的:
接着,说牛肉。潮汕饮食食材讲究新鲜,如平时潮汕饮食中常见的海鲜,牛肉也不例外。在潮汕,现宰的牛肉是最受欢迎的,如果有条件,那种旁边在宰牛,你在隔壁吃牛肉火锅的体验最好。当然啦,在大城市这是不可能的,但要保证是当天的牛肉,而不是冻肉,你吃多了,一看就知道。
你看,潮汕牛肉火锅对肉就是这么讲究:
然后,说触肉技巧。潮汕火锅说的触肉,意思就是在火锅里烫牛肉,是不是很形象呢。潮汕牛肉火锅的牛肉分很多部位,如鲜嫩肉、脚趾肉、胸口朥、牛舌等。不同部位的肉,触的时间是不同,这个特关键,只有把这时间把握好了,触出来的肉才好吃。胸口朥50秒、嫩肉8秒,可见时间差距之大,这个你可以多尝试、把握。
触肉就是这么触的:
最后,说酱料。没有沙茶酱的潮汕牛肉火锅还是正宗的牛肉火锅吗,不是的。吃牛肉火锅,一定要蘸沙茶酱,试过的人都说好,不喜欢就蘸酱油,吃出牛肉的原始味道。
图中就是沙茶酱:
好了,快上车,要开吃吧。
如果你想了解潮汕文化,请关注《吃喝玩乐在潮汕》 这个头条号。
近年来可以说是牛肉火锅的爆红期。虽然火锅南北皆有,但论到最精细者,则莫过于汕头。汕头人最好吃新鲜牛肉,不肥不腻,其肉香而滑嫩。汕头人吃牛肉,对部位分得极其细致,而且名称更是与其他地方的叫法大相径庭,譬如吊龙、脖仁、匙柄、五花趾、三花趾、匙仁、胸口捞……乍听到,几乎以为他们吃的不是牛,而是外星生物。抓来服务生翻译,才知道,趾非走路的脚趾,而是指牛的小腿肉,有时也说是前腿的肩胛腱肉。其中以五花趾较难得,所以老板常常会将它留给熟客。但说到最能吃出肉甜味,匙仁就是首选,它是肉眼位置,据说是匙柄中最好的部位,嫩滑无渣,甜美之极。若是说到当地食家推崇的,就是脖仁。它指的就是牛脖子上那块最经常活动的肉,香嫩异常,叫人一试难忘,而且是没有渣的。不过看起来最考胆的,却是胸口捞。看着象牙黄,像是一堆肥膏压在那里,令人望而生畏。实际上,它吃起来非但不油腻,还会爽脆醇香兼具,令人直呼过瘾。潮汕火锅都属于清汤锅,汤底用碎牛骨、生姜和玉米,追求的是“浓而不浊、清而不寡”。当水烧开之后,肉大概涮10秒左右,配上特制的沙茶酱,鲜香甘甜,唇齿留香。潮汕牛肉丸十分出名,口感弹力十足,特别有嚼劲!-End-现在马上关注“周末度***指南”的头条号,让我们带你周末一起出去浪吧!
汕头牛肉丸的做法?
1、选料:主料一定要用新鲜的黄牛大腿肉,这个部位的肉是整头牛粗纤维及蛋白含量最高的,全是瘦肉。记住千万不要买注水肉,全国各地市场上牛肉基本是注水牛肉(当然,潮汕地方不管哪里都不会有注水牛肉)。后腿肉要把筋膜剔除干净才可用于捶打。
2、捶打:手锤需要40-45分钟,机打一般30分钟左右,捶打时长跟肉龄有关,需要自己把握,捶打过程不能停歇,至肉糜特别粘手为止。
3、配料:捶打过程中需要分次加入冰水或冰块,总量控制3-4%即可,最后是淀粉(2-3%即可)、盐和白砂糖(味精),牛筋丸是在牛肉丸基础上加入牛油、牛脚筋和蒜头油等,一般控制在5-8%。这里要注意,机器捶打冰水是捶打过程中分次加入,其他的最后加入,最后加入配料机器捶打时间最好控制在10秒内,一般5秒即可。手锤的冰水和其他配料最后加,然后需同一方向用力搅拌均匀并将肉糜抓起拍打几分钟。
4、挤丸和煮丸:可以手挤或机器挤,手挤的话小勺子注意粘点水。挤出的丸要直接落入60-70℃的热水中停留10分钟,可以达到定型效果,然后捞出在90℃热水中慢煮20-30分钟,这个过程要控制水不能沸起来,否则会影响肉丸弹性。
以上4步要连贯,最好在2-3小时内全部完成。
传统制法是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酱,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
汕头牛肉盖饭做法?
汕头牛肉盖饭是一道非常经典的汕头美食,做法简单易学。首先将大葱、姜片、八角、香叶等香料放入锅中爆香,将切好的牛肉块放入锅中进行煸炒,加入酱油、料酒、盐等调味料翻炒均匀,最后加入清水煮开,转小火炖20分钟左右,将肉拿出备用。
随后在另一个锅中煮香米饭,放入适量的盐和食用油,倒入熬好的牛肉汤汁,最后放上切好的黄瓜和红萝卜丝,撒上香菜即可。这道美食口感香浓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汕头牛肉盖饭的制作方法如下:
食材准备:牛肉切成方形小块,放入沸水中煮熟以去除血水。同时,准备土豆切块,以及蒜瓣、姜片、葱花等辅料。
炒制过程:在热锅中加油,待油温达到8成热时,放入蒜瓣和姜片爆香。接着倒入煮好的牛肉翻炒,然后加入料酒。待酒味挥发后,放入土豆块继续翻炒。
调味炖煮:翻炒均匀后,加入适量盐,并掺入清水至刚好淹没原料。煮开后转为中火,不加锅盖炖煮至汤汁变稠。随后加入味精调味,搅拌均匀,并用水淀粉勾芡。最后撒上葱花提升香气。
盖饭装盘:将煮好的米饭盛入饭碗内,压实后倒扣在盘子上。然后淋上刚刚煮好的牛肉土豆汤汁,使米饭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
至此,一道美味的汕头牛肉盖饭就制作完成了。你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食材和调料的用量,享受制作美食的乐趣。
牛肉盖饭是一道简单易做但味道美味口感不错的料理。以下是基本的牛肉盖饭做法:
所需材料:
- 牛肉(切成薄片)
- 葱(切碎)
- 姜(切碎)
- 米饭
- 一些煎蛋
- 绿色蔬菜(如青菜或生菜)
调味料(可根据口味适当调整):
- 生抽
- 料酒
- 糖
- 生姜(切碎)
- 鸡汤或清水
- 盐和胡椒粉
做法:
1. 热锅冷油,先把切碎的葱和姜倒入锅中炒香出香味。
2. 加入切成薄片的牛肉并煸炒,煮至牛肉变色。
3. 加入生抽、料酒、糖和胡椒粉等所有调味料,继续翻炒几分钟。
4. 加入适量开水或鸡汤,稍微煮一会儿直到汁水浓稠。
5. 另起一个锅,用鸡蛋将煎蛋煎成薄片。
6. 将饭盛到盘子里,放上生菜或青菜。然后将煎蛋铺在生菜上面。
7. 最后将炒好的牛肉放到盖饭的顶部,并倒入少量牛肉酱。
汕头牛肉丸怎么做?
汕头牛肉丸配方材料1、 1000 克牛肉,最好用牛腱子肉。2、 4茶匙盐。3、2茶匙发粉。4、4~6茶匙匙糖。5、 碱水-1/2茶匙加2汤匙冰水稀释。
牛肉丸作为广东省潮汕最著名的汉族传统小食。
在汕头已有近百年历史,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口感方面就是增加了点嚼头。
据说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以前的牛肉丸都是手制的或许能作此表演,由于全由人工操作,所以成本比机制的要高。
80年代初出现打丸机后,手打的传统制作方式也便日渐稀少。随着来汕的外地人及老汕头人希望尝到那种“掉地上还能弹得老高”的手打牛肉丸的要求也日益强烈,这才使美味的手打牛肉丸重现“江湖”。
食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至初沸(煮时水不能太沸,否则牛肉丸不爽滑),加入适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
吃牛肉丸有不少人蘸辣椒酱,不过还是蘸本地特产沙茶酱最为地道。牛肉丸还可烤着吃,烧烤时把牛肉丸剖成两半,抹上酱料和蜂蜜烤熟即可大嚼。
1:牛后腿肉切成小块,放到肉案上敲打成泥状。
2:将牛肉泥放在容器里,加入盐、白糖、味精各 20 克和小苏打拌匀,加入红薯淀粉用手掌反复用力揉搓至淀粉与牛肉泥完全融合任一起,加入姜末继续揉搓至上劲,手即成牛肉泥丸料。
3:锅中倒入清水烧沸,用汤匙将牛肉泥丸料均匀地刮入锅中或用手在虎口处挤出圆肉丸然后溜边滑入沸水中,待肉丸成熟浮出汤面,倒出控去水分。
4.另取一锅,倒入牛肉汤750克,加入辣椒、蒜叶、姜丝、盐、白糖 0.5 克、味精 20 克大火烧开,倒入牛肉丸烧开,倒入米醋混匀,出锅装盘即可。